English

心与心的交流

——青岛市海慈医院创立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扫描
2001-02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凌翔 我有话说

在青岛,由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合并而成的海慈医院,称得上是众多医疗机构中的一艘“航母”。然而,在前些年,由于种种原因,这艘“航母”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。

1997年,这家医院在全国率先办起了“病人服务中心”。3年多过去了,这家医院不仅走出了困境,使医院床位使用率从1997年的86%,上升至1999年的102%。如今,这一名为“医前、医中、医后”系统服务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,已在全国卫生系统推广。

医前服务:变被动为主动

1999年,当海慈医院800免费咨询热线电话即将开通的消息见诸于当地传媒的时候,百姓中引起的不是兴奋,而是众多的猜疑:医院历来都是想方设法掏咱们老百姓口袋里的钱,能为咱们服务,为咱们付电话费吗?

不仅百姓群众不理解,连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也不理解。无奈,文气十足的医院院长李奠基在职工大会上说起了“粗话”:“过去,我们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被颠倒了。如今,我们要重新颠倒过来。只有这样,才能变被动为主动。”

服务热线电话开起来了。这部每天为患者和群众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的电话,由资深医师负责解答疑难,并负责提供预约门诊,点名专家出诊、健康教育、提供最新的诊疗信息及防病治病、合理用药常识等服务。电话开通1年多来,他们已解答咨询7000余人次,在专家指导建议下及时就医治疗或手术者500余人次。为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,他们又开通了互联网服务信箱,解答群众提出的康复保健等问题。

海慈医院还通过“病人服务中心”这个机构,有计划地向院内外病人群众普及健康知识。他们不定期举办孕妇学校、儿童保健知识讲座、病人联谊等活动,还定时请已出院的病人回医院座谈、交流、免费查体、咨询、听课和接受健康指导。卫生部一位负责人在考察了他们开展的服务工作之后称,海慈医院的服务,已变成医院与患者、群众之间“心与心的交流”。

医中服务:为患者送上一片温馨

为患者送上一片温馨,这是海慈医院开展医中服务的用心之所在。

针对一些就诊时行动不便、无陪伴的特殊病人,他们在门诊大厅专设两名护士开展“温馨护送”陪伴服务,协助患者就诊、检查和办理住院手续。为方便病人就医,总服务台在各门诊分设“导医服务”的基础上,还备有轮椅、担架车等服务工具,提供特需服务。

对于住院患者,病人服务中心每天都安排一名“温馨使者”到病人床头,送上一束鲜花,或是一些印有咨询电话的小礼品,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,协调各部门医护人员进行精心诊疗。

在海慈医院神经内科,记者发现了这样一首打油诗——温馨大姐到床头,微笑服务来问候。我有困难她分忧,协调服务解你愁。失语老头能开口,谢谢、谢谢、点点头。

这首打油诗是一位因重病“失语”而又能“开口”的老人写的。他的诗,道出了许多患者和家属的心声。

医后服务:全程终生服务的探索

病人康复了,出院了,医院的使命也算完成了。若按传统思维,这并没有错。可海慈医院却不这样认为,他们在创立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过程中,将医后服务当作医院服务的延续,当作医护工作的完善和补充。

两年前,他们在全国率先开发出“病人服务信息系统管理软件”,通过这个软件,他们已为1万多名患者建起回访档案,定期对患者通过电话回访、家庭走访等形式跟踪服务,使医疗保健、健康指导、家庭治疗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乃至终生。

他们为方便于民,专门为病人服务中心配备了服务车和专职医生、护士,还建立起一支由70多位专家和3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社区医疗服务队伍。截至目前,他们已出诊3000余人次。

一位40多岁的癌症患者去世了。他的母亲专程到海慈医院送感谢信,感谢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曾给予她已故儿子的爱。原来,这位癌症患者是一位“下海”人员,到深圳做生意,几十万元血本无归,妻子又离他而去。最不幸的是,他又被查出已患癌症,且是晚期。他躺在家中,拒绝任何治疗。母亲在无奈之中,想到了海慈医院。海慈医院的多名医护人员轮番跑向这个家庭,同患者讲人生、讲亲情,终于,患者在家中接受治疗了,虽然在接受治疗一个多月后他仍撒手人间,但作为患者的母亲,仍刻骨铭心地记着海慈医院深深的爱、浓浓的情。

海慈医院的“服务”,已在青岛编织出许多感人泪下的故事。

海慈医院创立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,为更多的人带来的是思考和启示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